2019年12月起,長樂區發動全區18個鄉鎮 256 個村居,
按照部署整治、鞏固提升、常態管理三個階段,全面開展“美麗長樂”大行動。重點圍繞“拆、整、清、綠、護”五個專項,實施“整潔長樂”“綠色長樂”“人文長樂”行動,取得了初步成效。主要做法是:
一、強化組織保障
1、高位推動,樹立導向。
“一把手”親自抓,成立“美麗長樂”大行動領導小組,區委、區政府主要領導任正副組長,親自部署、親自推動,經常性深入調研指導,定期召開常委會聽取情況彙報,研究協調具體問題。
傳導壓實責任,鄉鎮(街道)黨委書記切實扛起第一責任人職責,指定鄉鎮(街道)黨委副書記具體分管,確保工作有人抓、責任有落實。
2、整合機構,發揮聯動。
專班負責推進,由區委一名常委總牽頭,整合現有的鄉村振興辦、人居辦、美麗鄉村辦、美麗長樂辦四個辦公室職能,統籌推進鄉村振興、人居環境整治、美麗鄉村建設等各項工作,既各有側重,又充分協作。
做好三方聯動,建立區直部門、鄉鎮(街道)、村(居)三方聯動機制,包鄉鎮(街道)領導和掛鈎部門嚴格落實督促指導責任,及時研究解決政策、資金以及技術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。
3、要素保障,強化支撐。
加大財政支持,下撥1個區級示範村60萬元、18個鎮級示範村各20萬元,作為先期啓動資金。對拆除10平方米以上、高度2.2米以上完整結構搭建的,由區財政再給予鎮街30元/平方米的資金補助。
落實獎勵政策,對示範村考評前6名分別給予10—30萬元不等獎勵,對鄉鎮考評排名靠前的給予80—120萬元不等獎勵。
二、創新工作方法
1、分步推進,以點帶面。
時間上,不搞“一擁而上”,分三個階段推進,即部署整治階段(2019年12 月—2020年3 月)、鞏固提升階段(2020年4月—5 月)、常態管理階段(2020年6月之後)。
空間上,不搞“齊頭並進”,選擇19 個村作為示範創建村(1個區級、18個鎮級),為全區提供樣本和經驗,實現示範帶動,以點帶面。
2、掛圖作戰,督導到位。
堅持問題導向,緊盯突出問題(重 點是拆除亂搭亂蓋),由區美麗長樂辦採集拍照留檔,形成問題清單,明確工作任務,要求鄉鎮(街道)對照整改。
每週通報情況,並列入當月綜合考評。部署整治階段,採集問題4324個,整改4232個,整改率97.87%。精準精細指導,加強對示範村和重點村、薄弱村的督導,特別是對創建效果不明顯的村,進行單兵教練指導,督促指導迎頭趕上。
3、因地制宜,體現特色。
規劃先行,綜合考慮村莊地理位置、風土人情、自然風貌、產業發展等特點,完善村莊建設規劃,避免鄉村建設偏離軌道。重點是保護好村落格局、歷史文化、整體環境,為今後發展預留空間。
比如,首佔鎮黃李村拆除舊鐵皮屋,新建休憩長廊,鋪設田園步道,依託洞江湖,打造公共綠地,展現出一幅山水田園風光畫。
打造特色,不照搬照抄城市做法,不追求“高大上”、不搞“一刀切”。
建設過程中,就地取材,注重運用鄉土環保材料元素,如鵝卵石、條石、青磚、瓦片等,儘量做到自然生態,留住鄉村風貌、傳統韻味,讓鄉村“是農村、像農村”。比如,潭頭鎮文石村利用本村的石頭,打造花圃菜園、景觀小節點;羅聯鄉頂頭村收集廢棄石磨、酒槽、水缸,打造民俗廣場。
三、激發內生動力
1、交流互動,比學趕超爭先進。
及時總結經驗,編制《美 麗長樂大行動建設導則》,總結提煉建設過程中經驗做法和技術規範,並強化培訓,為幹部羣眾提供“身邊的指導”。
開展學習交流,組織各鄉鎮(街道)有關負責同志赴東湖濕地公園和濱海新城體育公園、周邊縣(市)區創建成效較好的示範村觀摩學習,學習借鑑好經驗好做法,比學趕超,共同促進。
2、強化考評,調動幹部積極性。
健全考評機制,將工作清單落實、示範村創建、普通村創建等納入考評內容,並量化成創建分數。
強化結果運用,依據考評結果,對工作成效明顯鄉鎮(街道),予以通報表揚,對其表現突出的幹部強化一線考核成果運用;對工作力度不夠、成效不明顯的幹部予以問責。
3、鼓濃氛圍,調動羣眾積極性。
拓寬宣傳渠道,發揮全媒體聯動優勢,開闢“美麗長樂大行動”“走進示範村”等專欄,並通過抖音、微視頻等形式,全方位、多層次開展宣傳工作,營造濃厚氛圍。
注重宣傳效果,鼓勵引導社會組織、個人通過捐資捐物、結對幫扶等形式,支持“美麗長樂”大行動。比如,古槐鎮龍田村3 名鄉賢將宅基地打造成公共休閒場所;鶴上鎮動員鄉賢捐資,共籌措美麗長樂建設資金1138萬元。